2025年6月26日,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“近邻共富筑梦团”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孙亚明的带领下,再度走进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恒德社区,围绕“党建引领‘近邻治理’探索城乡接合部社区共富新路径”主题开展实地调研,恒德社区通过“红色物业+一老一小”的特色模式,以打造“妇幼一条街”为突破口,成功破解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发展难题,为安置群众铺就了一条温暖的共富之路。
红色物业:小支点撬动大民生
走进恒大城小区,整洁的环境、完善的设施让人眼前一亮。谁也想不到,三年前这里还因物业纠纷频发被列为重点整治区域。社区党委副书记周芸屹介绍,社区党委牵头成立“社区集体经济公司”,创新“社区集体经济控股+专业团队运营”模式,将物业收益按比例反哺社区建设。
“我们建立了‘红色物业联席会’制度,每月由社区党委、业委会、物业公司三方共商共议。”周书记说。筑梦团查阅账本发现,去年物业公司盈利78万元,其中31.2万元用于建设共富学堂、补贴老年食堂等民生项目,惠及居民1200余人次。更难得的是,物业费收缴从改制前的社区居民拒缴物业费到目前截止,社区物业收缴比率达到90%以上,创造了安置小区管理的“恒德奇迹”。
党员先锋:红色力量暖民心
针对社区70%为安置群众的特点,社区党委创新“党员联户”机制。138名党员每人联系5-8户新居民,提供从生活帮扶到就业指导的全方位服务。党员肖凤彬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结对家庭的各类需求:“老张家需要维修水管”、“李姐家孩子要找暑期班”......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,正是党群连心的最好见证。
“一老一小”:托起民生幸福
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“银发食堂”每天中午都飘出阵阵饭香。这个由物业收益补贴的老年食堂,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营养餐,惠及200余位老人。“孩子在外打工,我在这里吃饭既便宜又热闹。同时啊,食堂还对外开放,方便了周围因特殊情况无法回家吃饭的各业劳动者”72岁的李奶奶笑着说。
几步之遥的托幼一体中心则是另一番景象。社区和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紧密结合,共同创造这个集早教、托管、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,配备专业育婴师和幼教老师,解决了100多个双职工家庭的育儿难题。周书记介绍:“我们特别设置了安置群众子女优先入托政策,并给予费用减免。”
就业培训:授人以渔促共富
在社区就业培训基地,“筑梦团”见证了”、“造血式”扶贫的生动实践。基地开设家政服务、电商运营等12类课程,累计培训安置群众500余人次。更可喜的是,基地还对接辖区企业,实现“培训即就业”的无缝衔接。还特别设置了“共享手作”展销区,陈列着妇女们制作的刺绣、软陶、编织等手工艺品。
开心农场:都市里的田园牧歌
恒德社区巧妙利用“荒废土地与垃圾场”,将其改造为开心农场;在这里,有“一沙一世界”的玩沙天地,“光影小屋”的户外美工区,“轮胎乐园”中则藏着趣味玩法,各区域以自然材料和创意形式,助力孩子感知、创造与成长,成为社区里的童趣小天地。同时定期组织老人把自种蔬菜,在社区固定集市售卖,增添生活乐趣与收入。同时打造“席汇居”食堂,汇聚不同民族特色美食,还提供多样活动场地,满足居民多元需求,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与幸福感。
离开时,夕阳下的恒德社区格外温馨:老人们在食堂用餐闲谈,孩子们在托育中心快乐玩耍,培训教室里的学员们专注学习......这一幕幕,正是党建引领下共同富裕最生动的写照。未来,项目团队将持续深耕,以调研成果为基、以共富目标为引,携手社区多元力量,将规划蓝图转化为惠民实景,让恒德社区妇幼一条街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、助力共同富裕的闪亮名片,为攀枝花市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