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引导青年学子将“思政小课堂”融入“社会大课堂”,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榴“链”先锋队9名学子在指导教师带领下,于6月24日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万亩石榴基地,开展“传承红旗精神赋能石榴产业”主题实践,在套袋劳作中感悟革命精神与现代农业的融合。
一、 晨露课堂:老把式技艺与新电商思维碰撞
清晨,种植户陈大叔向学生演示套袋“三字诀”:撑开袋底成灯笼状、果柄嵌入月牙缺口、铁丝缠绕力度精准到“夹住A4纸”,其三十年经验让初次尝试的学生体会到农耕匠心。合作社社长介绍,抖音、淘宝直播等电商渠道已带动大田石榴品牌化发展,例如,推出以 “阳光照耀下的甜蜜果实” 为主题的宣传活动,通过电商平台、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,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。
二、 红壤印记:劳作中解码产业升级密码
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,套袋需兼顾防虫、防晒、透气三重科技,“正午高温套袋易灼伤果皮”等田间经验让学生见证传统智慧与现代农业的融合。团队半天完成127颗石榴套袋,这次实践让学生们深刻感受“艰苦奋斗、精益求精”的红旗精神在农耕细节中的具象化呈现。
三、 红旗引路:青春智慧注入乡村振兴
此次实践将“红旗精神”融入产业振兴,学生从套袋精细化操作延伸思考品牌打造与市场营销。对比传统“提篮叫卖”模式,如今科研人员育良种、年轻人推“5G+石榴”智能种植,土壤墒情监测、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“经验种植”到“精准农业”的跨越。
实践团队表示,将持续深化“红旗精神+现代农业”实践模式,引导学子扎根乡土,让红旗精神在服务地方产业、推进共同富裕中焕发时代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