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- 学生工作 - 学工动态

经管学子“三下乡”专题|当三线精神遇见电商助农:经管学子在乡村振兴中解锁 “红 + 绿” 发展密码

信息来源: 作者: 更新日期:2025-06-26 11:03:42

2025624日,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石榴电商助农调研团在孙艳敏、倪萍两位老师带领下,踏上红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旅。团队当日行程既深入大田会议旧址追溯三线建设精神内核,又走进万亩石榴基地调研电商助农现状,用青年视角连接历史与当下,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高校智慧。

寻根铸魂:大田会议旧址里的精神传承

清晨,调研团首先来到大田会议旧址。1964 年大田会议作为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发令枪,确立了靠山、分散、隐蔽的建设方针,凝聚了数万建设者把荒山变钢城的奋斗精神,其决策直接推动攀枝花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。讲解员指着老照片还原场景:“1965 年,程子华站在弄弄坪的荒坡上,脚下是碎石与荆棘,他对建设者说:国家把攀枝花交给我们,就是要在这不毛之地竖起新中国的工业脊梁!’” 而徐驰临终前骨灰撒在厂区的遗愿,至今仍被攀枝花人视为三线精神的生动注脚。

参观结束,调研成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走出展馆,更加坚定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。

知行合一:石榴基地中的创新实践

带着从会议旧址汲取的精神力量,调研团驱车前往大田万亩石榴基地。进入基地,一片郁郁葱葱的石榴树,石榴果压弯枝头,农户穿梭其间蔬果套袋。据基地负责人田书记介绍,目前基地的种植规模大,主要种植六月红(软籽石榴品种)、黑美人酸石榴等品种,在种植技术上会根据土地的酸碱性选择不同的肥料,以确保石榴的品质和产量。

参观完石榴基地,成员们又跟随农户走进果园体验石榴套袋。起初,大家手法生疏,套袋速度慢,还时不时把袋子扯破。农户大姐笑着示范:要先把石榴顶上的叶子摘掉,再把袋子轻轻撑开,套住果子后拧紧袋口。在农户们的耐心指导下,成员们逐渐掌握了技巧,动作也越来越熟练。从课堂到田间,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意义。这次套袋经历不仅让调研团深入了解了石榴种植的艰辛,也为后续电商助农方案的制定积累了宝贵的一线经验。

红绿交融: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

调研虽已结束,但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歇。针对在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,调研团不仅为基地设计了三步走电商方案,还将持续跟进基地电商转型,坚持做到不仅要做调研者,还要做乡村振兴的接力者。

这一天,成员们既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,又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。从程子华把高炉当脊梁的钢铁誓言,到如今农户把手机变农具的电商探索,变的是发展载体,不变的是艰苦奋斗、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核。相信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,大田将探索出可持续的乡村振兴路径。